汽车抬头显示(HUD)技术预计将彻底变革汽车显示领域。
据英国知名研究机构预测,预计到2034年汽车HUD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美元,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4%。
问界M9、小米SU7、蔚来Et-9搭载AR-HUD上车,在宣传方面将其作为一大亮点。
AR-HUD技术是汽车智能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创新,它通过在驾驶员的视野中直接投影关键信息,提高了安全性和便利性。这种技术能够在驾驶员的视线不离开道路的情况下,提供导航、车辆状态、安全警示等信息,是智能座舱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目前,一些汽车品牌如上汽非凡R7、领克08、问界M9等已经开始在他们的车型中搭载AR-HUD,并且市场对此反应热烈,显示出用户对这一技术的高关注度。随着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成本的降低,以及智能汽车的普及,高性价比的AR-HUD有望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标配。
AR-HUD成为抬头显示发展方向
为减少驾驶员低头查看仪表盘的频率、实现驾驶员注意力集中,HUD技术应运而生。高昂的成本和较低的市场认知度,导致车载HUD在过去数十年中仅仅配备在少量高端车型上。
直到2018年,随着智能座舱、ADAS等智能驾驶新概念的兴起,HUD终于进入大众视野,消费者接受度也实现了质的提升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9月底,国内累计配备HUD的车辆达142.9万辆。
目前车载HUD的投影技术主要分为三种:TFT-LCD、DLP和LCoS。其中,LCoS技术具有高分辨率、高对比度、同分辨率下高可靠性等优势,被产业界普遍认为是对中国市场而言的首选技术路线。华为最新发布的问界M9智能汽车搭载的AR-HUD系统就采用了LCoS的技术路线。
AR-HUD为产业链带来创新活力
根据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NOA(自动辅助导航驾驶)搭载量同比增长超过100%,智驾特性搭载增长率超30%,我国智能驾驶进入快速发展期。未来,AR-HUD与智驾能力的结合将越来越多。
AR-HUD作为驾驶员的主用屏幕并与ADAS相结合,有助于缩短驾驶员的应急反应时间,推动更多车型加速从L2到L3的演进。
问界M9 AR-HUD实机图像
AR-HUD的发展为产业带来了创新活力,将为虚拟现实、新型显示等产业提供新的增长动力,助力市场规模提升。同时,应用AR-HUD的智能汽车将为用户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的驾驶环境,随着成本降低,将推动智能汽车的加快普及。
AR-HUD产业的发展为其核心部件产业链带来了长足影响,包括曲面镜、偏振光学器件等光学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加速,以及国内外LCoS像源芯片从工业级应用向车规级芯片转型。
2025年AR-HUD市场有望进入成熟期
当前,中国市场上HUD整体的新车渗透率在10%左右,仍然处于起步期。主要因成本高昂,尤其是PGU(投影生成单元)部分。反射型PGU成本低但成像效果差,全息型PGU成像质量好但难以量产且成本高。
松下集团发布的AR-HUD概念图
业内专家提出应对高成本的两条发展路线:优化反射型PGU,提升全息型PGU良品率。预计全息型PGU将成为推动AR-HUD普及的主要力量。
AR-HUD产业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:投影成像技术提升,生产成本优化,与智能驾驶车联网进一步融合。
随着技术方案完善,AR-HUD将在中国市场走向规模商用,标配AR-HUD的车型预计将增长。
业界对AR-HUD市场发展持乐观态度,预计到2025年AR-HUD新车渗透率将显著提升,到2026年配套规模将突破100万套。